棉市迎来“黎明前的黑暗” 后续行情又将掀起什么浪
自3月中旬以来,ICE、郑棉主力合约分别在55-58美分/磅、10100-10600元/吨厢体内反复探底摸顶,振荡幅度越来越收窄。国内棉纱、坯布等下游企业订单和利润情况率先回暖,C40S、C21S及以下棉纱的产能逐渐回升,棉花现货也止跌企稳,江浙、河南、山东等内地监管库2128B2、2128C2的公检毛重报价分别为12200-12400元/吨、12000-12100元/吨,一些棉企急于出货回收资金,2128C2报价低于11900元/吨。笔者认为,国内棉花行情已经到了“否极泰来”,筑底、反弹乃至反转的阶段,做空需要慎重和勇气,原因如下:
一、ICE合约下调空间比较有限,而上浮空间或打开,主力合约将测试60美分/磅关口。虽然USDA预计2016/17年度美棉种植面积增加,但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下滑更突出。随中国储备棉轮出政策逐渐明确,对美棉签约出口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,利空得到消化后盘面将迎来反弹。截至3月17日,2015/16年度美国陆地棉已签约出口161.4万吨,占USAD预测全年出口量的81%,而且ICE期货仓单的实盘压力比较轻,一旦形势明了,资金入市炒作的难度不大,因此按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表态,储备棉轮出价格将参考Cotlook A指数,内外棉价共振下跌的希望不大。
二、美联储加息延后,大宗商品反弹有望继续。随各国央行相继“印钞”,大宗商品的反弹水到渠成,作物具有很强金融性的棉花不可能淡然处之,继去年最后两季先后下跌14%和11%后,大宗商品价格或许正在触底。油价与铜价各自从1月和2月触及的数年低点反弹,巴克莱预计今年前两个月净流入大宗商品的资金超过200亿美元,创下2011年来最强年度开局。
三、全球、中国棉花消费渡过艰难期,呈现恢复状态。据USDA最新月报,虽然中国2015/16年度棉花消费较2014/15年度下降约20万吨,但越南、孟加拉国、土耳其及其它东南亚国家需求却大幅增长,除中国外,全球棉花库存再次下滑没商量。近日中国各棉纺大省反馈来看,由于外纱冲击大幅减弱,国内棉价已与外棉相差无几,纺企利润明显回升,因此不仅中小棉纺织厂加大C40S及以下支数棉纱生产,一些大厂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,C40S、C32S纱和涤棉混纺、棉粘混纺纱的比例不断提升。部分厂家表示,纺C32S、C21S纱原料供应充足,国储棉轮出低品质棉花价格或再次下滑,中国棉纱、坯布出口竞争力将提高。
四、低支外纱进口已成强弩之末,高支外纱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尚需时日。2016年2月印度纱线出口总量15.8万吨(其中棉纱13.93万吨),同比上升22.8%,中国进口量占27.4%,同比下滑1.3%,中国、孟加拉国、埃及是前三大棉纱进口国,合计占印度棉纱出口总量的57%;由于大力补贴和享受政策优惠,新疆棉纱竞争力不断提升;地产棉纱竞争力也随棉价向国际接轨而反弹,C21S、C32S印巴A+纱甚至与国产纱“倒挂”;高支进口纱品质不稳定,供货不稳定且报价高于国产纱,因此加大高支纱生产、提升产品竞争力将是解决中国棉纺织业问题的唯一途径。
对于棉花市场行情到底是“黎明前的黑暗”还是“未跌透,喘口气”?一些机构、棉纺织厂、棉花企业分岐比较大,看空、看跌气氛仍比较浓重,利多因素似乎非常少,郑棉CF1609合约10500元/吨以上加空成为很多投资商、棉花贸易企业的操作策略,主力合约重回10000元/吨下方或跌破前期9890元/吨低点似乎“铁板钉钉”,国内棉价与印度棉价靠拢到“接轨”成为预测棉价下滑幅度的“标杆”。

2、本网其他来源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3、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,电话:0755-32905944,或者联系电子邮件: 434489116@qq.com 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4、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。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。